李宗祐,駿騏數位印刷負責人,5歲開始學鋼琴,國中考進音樂班直到高中都在古典音樂圈裡打滾,大學讀資訊傳播系,喜歡拿著相機到處拍照,原本想當攝影記者跑跑美食、旅遊新聞,但發現剛入行只能跑社會線,所以回來接家業。
宗祐退伍後接手印刷廠,但時代背景不同,工作方式與認知也會有所不同,家人覺得守舊就好,老師傅不信任他,接手印刷廠後也讓宗祐嚐了苦頭。
宗祐:「當時常常自我懷疑想要做的事情,會不會都不是對的事。我應該要保守地守住傳統,最好每天都有事情做,讓大家都有飯吃。但當時,用傳統的方式工作,我們都要用逃離現況的方式讓自己舒適一點,卻換來的又是家人的不諒解。」
要一直到搬出來之後,才開始慢慢掌握自己想做的事情,包含找店面、導入數位印刷機等。
歷經渾沌的前期,也靠著朋友相助,才能一步一步的發展成現在的模樣。
從磨合到認同,搬離舊店面後,宗祐才發現長輩對於工作堅持其實很重要。
例如交件準時,忠於原稿,堅持這些事情,業主客人也不一定會發現,但卻可以從中獲得成就感。
宗祐:「我認為我們離職人還有很長一段時間,還是太年輕了!從傳統跨到數位,在橫跨的過程中,就失去職人的這個意義了,雖然我們沒有把傳統這件事淋淋盡致,我反而偏離傳統,但是想帶著傳統的心態轉型。」
2021年初自主投入製作微距草屯年曆是想改變地方生態,宗祐認為草屯是充滿人情味的地方,但大學回來後,發現草屯衰老很多,整條街上都是老年人,反而年輕人都消失。因此從挑選店家、店面採訪到故事記錄,後續的印刷方式到紙質運用,把一個個草屯故事及地方店家透過實體的方式被記錄、被傳播,然後被記得。也才發現做了這件事之後,其實發酵得很快。
走過第一個五年,現階段朝著美學、質感等資訊面更充足的印刷工作室來發展,也衍伸出平面設計、商業攝影、特殊裝訂後加工,以傳統結合數位形式實現多變化的印刷美學,到第二個五年,更多的是希望可以要善用時間,希望自己現在發展出來的商業模式,可以影響更多傳統行業,顛覆對於印刷廠無趣,沒有質感的刻板印象,因此透過團隊整合設計、攝影、傳統印刷、數位印刷,去曝光行銷,讓大家覺得印刷廠是可以很有趣的啊!
所以接著,讓我們跟過這些草屯職人的腳步,一起寬寬仔行!
這是【駿騏數位印刷】,這裡記錄著草屯百工,帶領大家一起感受職人之心、欣賞職人之器,體驗職人之生活。
本圖文經百工生活。職感草屯授權轉載。